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压力,建筑领域如何破局?特别是在严寒酷暑地区,供暖制冷带来的高能耗问题尤为突出。近日,应williamhill英国方海生教授邀请,7月11日上午,来自阿联酋沙迦大学的Ali教授于清洁能源大楼N912会议室,为师生们带来了名为“Role of vacuum insulation an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 in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的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交流。

讲座伊始,Ali教授直指痛点:在极寒和酷热地区,建筑能耗(尤其是供暖和制冷)持续攀升,不仅推高成本,更加剧了环境污染。实现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尤其是在这些气候严苛区域,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课题。
Ali教授首先分享了他在日本寒冷地区参与设计建造的一个净零能耗建筑成功案例。他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应用(如高性能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整合等)以及实际运行效果。然而,他特别强调,将寒地经验直接移植到炎热地区会面临巨大挑战,例如湿热环境调控、光伏效率受高温影响等,需要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讲座的核心部分,Ali教授系统梳理了其团队在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上的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在建筑围护结构革新方面,深入探讨了高性能窗户解决方案,涉及不同镀膜玻璃的实验与模拟、半透明光伏玻璃在发电与采光间的平衡优化、真空玻璃的超强隔热性能以及透光真空保温板的应用潜力;在能源系统高效化方面,介绍了能协同发电与收集热能的PV/T(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及其聚光型设计对能量密度的提升,并展示了利用自然光发电的光伏天窗;同时,也提及了末端调控技术中辐射冷却面板在提供舒适冷环境方面的优势。

针对高温地区巨大的热能资源,Ali教授重点介绍了他在相变材料(PCM)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研究。PCM能在特定温度下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教授阐释了如何利用PCM实现建筑的“热负荷转移”(如在电价低谷期储冷,高峰期释冷)和低温热能储存,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尤其适用于对低温有需求的特定建筑空间(如数据中心、冷链物流部分环节等)。这为炎热地区建筑节能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新思路。

讲座最后,现场师生就技术落地成本、不同气候区适应性、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与Ali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教授耐心解答,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前瞻性的视野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外专讲堂”不仅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建筑节能技术动态,也促进了我院师生与国际顶尖学者的学术交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